普洱茶印象文書

雲南普洱茶的歷史.追溯普洱茶的源頭.國昌普洱茶

普洱茶出產於雲南,普洱茶產于雲南思茅-中國茶城之稱等地,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,因而得名。普洱縣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縣,隸屬思茅地區,位於雲南省南部,距昆明373公里,原稱寧洱縣。“普洱”為哈尼語,“普”為寨,“洱”為水灣,意為“水灣寨”,帶有親切的 “家園”的含義。
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商周時期《華陽國志‧巴志》曾記載一段,可知雲南的濮族人已經種茶且那為貢品。


漢朝時期,記在的三國吳晉於《本草》,也記載一段「苦在一名荼」荼字文意就是茶葉,雲南在漢朝產茶也得到證實。
東漢時期,距今已達2000年之久。 民間有“武候遺種” (武候是指三國時期的丞相諸葛亮)的說法,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 的歷史。
期間接於唐宋元明時期,考察蠻書、續博物志以及蘇東坡寶提對內曾描述,等歷史文書都能知道普洱茶是廣為人們喜愛的貢茶之一。

清朝時期,古“六大茶山”鼎盛,產品遠銷四川、西藏、南洋各地,普洱茶從此聞名 中外,普洱茶外銷之路,就是歷史上的茶馬古道。
歷史的普洱茶外銷路線主要有以下幾條:
  • 一條是從普洱出發至昆明、昭通、再到四川的瀘州、敘府、成都、重慶至京城。
  • 二條是普洱經下關到麗江與西康西藏互市。
  • 三條是由猛海至邊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:一路至緬甸、泰國;二路是經緬甸到印度、西藏。
  • 四條是由猛臘的易武茶山開始,至老撾豐沙裡,到河內再往南洋。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內有7條:易武至江城道、易武至寧洱 道、易武至思茅道,此道是主要道,易武至倚邦、莽枝、革登也走此道,易武至車裡再 到猛海道,易武至老撾磨丁道,易武至老撾猛悻道。於道光二十五年(西元1845年)從昆 明經思茅至倚邦通過磨者河上的承天橋再到慢撒、易武那條由石板鑲成的古茶馬道,約寬2米,長達數百公里。

昔日茶山有許多茶號和茶莊專門從事茶葉的收購、加工和外運銷售,呈現一派繁榮景象。
如今普洱茶名播海內外,享譽盛名;已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茶。
遠去的馬幫悠遠的銅鈴聲,更增添了它獨有而神秘的文化,時光流轉的變遷,它的氣息卻因此變得豐富,芬芳濃郁起來。
傳承文明,不因歷史而湮沒,就像普洱茶,散發出來的獨特的東方韻味,薰染著你我,芳香世界。